公有云市场硝烟起 IT巨头受困中国牌照
- +1 你赞过了
“尽管四处奔走,可还没搞清楚要拿具体什么牌照,要走多少流程”。 去年微软前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曾抱怨。
“在国内做相关运营服务需要牌照。这是IBM选择运营商以及其他有牌照伙伴来合作的根本原因。”今年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高调暗示:IBM明确将与本土合作伙伴打造中国公有云。
据悉,每年在IBM公有云平台上进行的商业交易额超过1千亿美元,每天有450万笔业务通过IBM的公有云平台实现,可因为牌照问题,一直被挡在门外。
而在国内,云基地企业友友系统CEO姚宏宇直言:国内云计算的挑战不是牌照,而是人的思维。国内用户对公有云计算的核心资源安全很不放心,企业更倾向将自己的核心系统放在自己构建的私有云内。这就和早期的银行要说服别人把钱存过来一样,前期虽然艰难,但却是大势所趋。
IT巨头受困云牌照
一人一言,那么牌照到底是个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捋顺思路:
一般来说,公有云指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的用户能够直接使用的云,可在开放的公有网络中提供服务。其低廉的价格,除了给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还可创造新的业务价值;同时,作为一个支撑平台,公有云还能够整合上游的服务(如增值业务,广告)提供者和下游最终用户,打造全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公有云层面,基础设施大多都离不开电信运营商的参与。在国外,电信运营商市场大部分都是开放市场;在国内,持有全国电信业务运营牌照的电信运营商只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
回到话题,IBM、微软等国外巨头想再公有云层面进驻中国,单纯凭己之力,无戏!面对现实不可逆,机会稍纵即逝的紧要关头,借力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曲线救国”、“先入为主”,大抵可以评价其一二。
此情此景,公有云竞争白热化:国外厂商紧盯市场、处心积虑进驻中国;国内运营厂商,先机当道,但倘若行动稍有迟缓,本可主宰的市场又将现身大批追随者,这,未免有点可悲可气。至此,唯愿笔者,只是多虑!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