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下一代数据中心 智能微模块设计成趋势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云计算频道6月26日消息】 新闻一:近日,阿里云香港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为阿里云计算在杭州、青岛、北京之后,全球第四个部署数据中心的地区,阿里云将可借此为香港、东南亚乃至全球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新闻二:海南省政府与浪潮签订云计算战略协议,由浪潮出资建设云计算中心并负责运维,为海南全省的政府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政府从数据中心的建设转而购买云计算服务,海南与浪潮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上述虽然是两个不同企业的事情,但可以看到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上,已经深受政府和企业重视。面对需求多变的用户应用需求,现阶段的数据中心已经遇到了能耗、散热、噪音等多个方面的挑战,随着未来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的旺盛,需要更具弹性、更节能、部署更快捷方便的设计与解决方案。
在IT行业中举足轻重的政企市场正在快步进入云计算时代,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自建小微数据中心转而向成熟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购买云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开始尝试与专业IT厂商合作建立市级、省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二级单位提供云服务,云计算已经从前几年的概念炒作发展到今天在政企市场中的实用阶段。数据中心作为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单元,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呈现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的趋势,微模块数据中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数据中心部署形式。
微模块设计取代前辈 成数据中心新宠儿
云计算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弹性扩容,而实现数据中心的弹性化部署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关键一环。IT界的新技术往往最早出自更具创新力的互联网企业,在建设弹性数据中心的探索中,由于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更大,规模更集中,又更加看重成本,国内外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又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以Google的比利时数据中心为例,配电和制冷分别位于机房两侧,采用类似集装箱的模块化单元,机房内部也采用了冷、热通道隔离的微模块单元,实现了真正的模块化数据中心。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在土地资源尤其紧张的中国,容积率超低的单层厂房式数据中心无疑是奢侈的,所以更加适合多层数据中心的室内微模块慢慢成为国内弹性数据中心探索的主要方向。
(Google比利时数据中心)
目前国内互联网三巨头都已经在新建数据中心中尝试微模块的部署形式,腾讯更是已经有上百个微模块实践,据腾讯称,微模块的部署形式相比传统数据中心可以节省的TCO(全生命周期成本)高达17%。
(腾讯微模块数据中心)
微模块数据中心之所以获得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青睐,是因为这种部署形式与快速、灵活 、高效的互联网精神不谋而合。物理上,微模块数据中心将配电、制冷、机柜、冷/热通道、桥架等设备集成到一起,舍弃架空地板、空调室等在传统机房似乎必不可少的依赖条件,实现与机房环境的解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署单元,结合微模块整体方案和组件的标准化设计,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弹性扩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基础设施集成化的基础上,微模块内的IT设备有了自己专享的配电和制冷单元,就可以实现二者间的智能协同工作。例如,空调可以根据IT设备的负载、温度等参数制定更为精细化的调控策略,既可以避免局部热点,又可使阀门开度和风机转速始终运行在更为节能、高效的状态下,未来甚至可以舍弃IT设备内部的风扇,只利用风机独立驱动整个微模块的气流组织,进一步降低能耗。物理上的集成仅仅是将各设备的布局更加优化,只有通过集中的智能管理平台将微模块内的IT、配电、制冷、监控等所有设备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智能的协同工作,才能发挥微模块这种部署形式的真正价值。
浪潮微模块数据中心
据笔者所知,目前大部分厂家的设计方案均为以机柜支撑冷通道组件,而浪潮基于其在整机柜市场中覆盖超过50%份额的出色表现,其微模块的设计融合了浪潮在服务器市场的丰富经验,具备独特设计:兼容整机柜服务器,即支持机柜后推入,利用单独的支撑架来支撑通道组件或顶置空调,辅以各种并柜组件将机柜和支撑架整合到一起。从未来的发展潜力看,整机柜服务器和微模块的协同工作似乎会更早实现。
据了解,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微模块数据中心——Smart Cloud MDC于2013年成功落户杭州电信,正式运行并重点服务网易公司。14年又中标国内某互联网巨头的微模块项目,该微模块的设计采用了顶置空调、兼容整机柜服务器、母线槽、HVDC、磷酸铁锂电池等目前数据中心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部署在杭州电信为网易公司提供服务的浪潮微模块数据中心)
(浪潮为天津中新生态城部署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微模块已经在国内大量部署,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探索智能微模块的设计,同时在行业层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正在组织微模块的行业标准制定,微模块正在全行业掀起一股创新的浪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数据中心的交付结果将会变成包含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的资源池。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